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佛派门 释家戒定慧·天下禅武功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如何才能真正做到“妙行无住”?《金刚经》为人们指明了方向。今天就来看看《金刚经》里几个特别深奥但又极为重要的概念,相信听完之后,人们对人生、对世界都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看法。
佛陀问须菩提:“能不能通过看到佛陀的32相、80种好,就认为见到了真正的如来呢?”须菩提回答得非常干脆:“不行。”为什么呢?因为佛陀所说的这些身体形象本身就是“非身相”。佛陀接着说,所有人们能感知到的相,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,都是虚妄、不真实的。只有当认识到这些相都不是实有的时候,才能真正见到如来。这就好比看照片,照片里的人再美也不是真人本身,人们看到的佛陀形象只是方便理解的一个符号,并非佛陀的全部。
仔细想想,人们平时是不是特别容易被各种相所迷惑?比如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佛像,就觉得庄严殊胜,但佛陀告诉我们,这只是个表象;再比如,很多人拼命追求外在的成功,像升职加薪、拥有豪车豪宅,以为这就是幸福,可很多时候内心依然空空如也、焦虑满满。这些外在的表象就像海市蜃楼,看着很美,却抓不住、靠不住。真正的智慧是透过这些相,看到它们背后那个不变的本质。所以,不要只看表面,更要看内在的道理。
须菩提又问佛陀:“这么深奥的道理,将来肯定有很多人听不懂,或者听了也没什么感觉。真的有人能升起真实的信心吗?”佛陀说:“别这么悲观,即使在我灭度后,到了所谓的末法时期,也就是现在这个年代,仍然会有那些持戒清净、积攒了福德的人,能够对这部经产生信心,而且这种信心的功德简直太大了,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,是无量无边的。”为什么呢?因为一旦对空性有了信心,就能迅速摆脱“我执”“我所执”“众生相”“受者相”这些烦恼,从而获得解脱。这可不是小事,而是关乎生死轮回的大事。
“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”,这四相到底是什么?简单说,就是人们心里的四个“小妖精”。“我相”就是执着“我”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,包括我的身体、我的想法、我的感受;“人相”就是执着“我”之外的其他个体,比如他人;“众生相”就是执着轮回中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;“寿者相”就是执着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寿命或存在。这四相就像绳子一样,把人们牢牢捆在轮回的“船上”,让人们不停造业受苦。人们是不是总在想“我怎么样了”“别人怎么看我”“我这辈子要怎么样”?这就是四相在作祟,想要解脱,就得先摆脱这些“小妖精”。
除了四相,还有两个更隐蔽的“陷阱”,叫“法相”和“非法相”。“法相”就是执着于各种法,包括佛法、世间法。比如有人觉得布施、持戒、禅定这些是好的,是应该做的,这就是“法相”。执着于法相,也会变成“我执”“我所执”,因为可能会觉得“我在修行”“我在学佛”,这就又落入四相了。“非法相”就是执着于空性、无我这些概念。有些人学了点空性,就觉得自己很厉害了,天天想着“空、空、空”,甚至觉得什么都不存在,这其实也是一种执着,一种“我执”——“我已经证悟空性了”,这种执着同样会阻碍真正解脱。所以佛陀说,既不能执着“有”,也不能执着“无”,两边都得放下。
为了说明这个道理,佛陀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,叫做“筏喻”。他说:“我所说的这些法就像渡河的船筏,你想过河,没有船不行吧?但是当你到了对岸,到达目的地了,船筏还有用吗?当然没用了,你得把它扔掉。”同样,佛法,包括今天讲的这些,都是帮助人们度过生死苦海的工具,等真正到达解脱的彼岸,证悟了空性,这些法也要放下。所以佛陀说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,连佛法这个“正法”都要放下,更何况那些歪门邪道、错误的观念呢?这告诉人们,方法是死的,人是活的,关键是要用方法,而不是被方法所束缚。
讲完了法,佛陀又抛出了一个更终极的问题:“须菩提,你是怎么想的?我佛陀是不是真的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)?我所说的这些法是不是真的存在?”须菩提回答:“根据我的理解,没有一个固定的可以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,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可以描述的如来。”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,简单来说就是佛陀的觉悟以及他所说的佛法,都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可以抓得住的东西,它们是超越语言、超越思维的。所以,人们不能执着于有一个佛陀在那里,也不能执着于有一个佛法在那里,这就是“无得无说”的境界。
既然一切法都是空的,那圣贤之间的差别又在哪里呢?佛陀解释说:“一切贤圣,都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这里的“无为法”指的是事物本来的、不依赖于因缘造作的状态,是空性,是智慧。之所以会有差别,是因为不同的人证悟到这个无为法的程度不一样。比如声闻、阿罗汉证悟的空性比较浅,菩萨证悟的比较深,而佛陀则是圆满证悟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证悟的空性本身有什么不同,而是他们能运用这种智慧来利益众生的能力和范围不同。就像看水,有人只看到水面,有人能看到水底,但水的本质都是水,最终的实相是平等的,没有差别。
今天说了这么多,核心就是围绕着“破执离相”这四个字。《金刚经》反复强调,不要执着于任何相,无论是佛陀的相、法的相,还是空的相;要培养对空性的正信,相信一切皆是因缘和合、无自性;要超越“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”以及“法相、非法相”这些束缚;最终要理解“无得无说”的境界,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性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见到自己的本性,也就是佛性,从而解脱轮回,获得真正的自由。希望大家听完之后,能多一份反思,少一份执着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有杠杆的股票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